這篇是「天祥溫泉」的業配文,但我收的不是錢。
收到的是「感動、惋惜」才寫下這篇文...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這幾天實在太冷了,本來想去北投泡泡湯。
遇上連續假期,沒想到每一家都爆滿。
動輒都要排隊三、四個鐘頭,只好往偏遠的溫泉區移動。
上網估狗一下平價溫泉,就發現這家有四十年歷史的「天祥溫泉」。
雖說是偏遠的溫泉區,但離石牌、天母鬧區才約十分多鐘的車程。
天祥溫泉位於行義溫泉區內,已經開業四十多年。
最早是溫泉餐廳起家,但目前已無提供餐飲服務,單純只供民眾泡湯、泡茶。
行義路上轉進來就可以看到顯眼的紅色招牌,但奇怪的是卻看不到任何溫泉的建築。
原來,「天祥溫泉」最大的特色是個在山谷中、擁有依山傍水的泡湯區。
在免費提供的停車場旁,沿著充滿歷史石板階梯往下、往山谷內走約五分鐘的芬多精步道。
一路下聽的到溫泉潺潺的流水聲、搭配著煙霧繚繞的熱氣,讓人彷彿置身在日本的觀光溫泉。
當然彷彿歸彷彿,可想而知跟日本人的強大的規劃力相比,我們還是很多進步的空間。
但是大眾池 70 元 、個人湯屋 100 元 / 每人的佛心價格,我們就不要太苛責了。
絕情谷底,映入眼簾的是傳統日式木造建築、與氣派遼闊的接待大廳。
可以想像當年高朋滿座的極盛時期、反觀現在因人力不足疏於管理,不免讓人有些不勝唏噓。
「你好洗澡嗎?一個人一百塊」老闆娘很有活力的打招呼。
泡湯需自備毛巾,沒有帶櫃檯也有在賣。
左邊大眾池是沿著山壁建造、很巧妙的顧全隱私的問題。
右邊走則是用石頭砌起的一間間的個人浴間,一個人三十分鐘;兩人可以泡四十分鐘。不過聽說平日沒人時可以讓你泡到脫皮都沒關係。
但澡堂前貼著一張手寫的告示:
「因溫泉法限制,本店於4/3日停止營業」
「沒法度阿、就政府不讓我們營業呀」
「溫泉法是十年前訂的、我們四十年前就蓋好了捏」老闆娘在嘟嘴發牢騷
原來溫泉法規定不得太靠近河川、給業者十年的改善期。
但沒賺錢的商家根本就無力改善,只能任由溫泉法擺佈。
排了 20 分鐘左右,終於進入個人湯屋。
但不知道是人手不足,還是本來就沒有在客氣、沒有在刷洗的。
上一組人出來、下一組就馬上無縫接軌直接進去,只差沒有 Give Me Five !
雖然硫磺有很強的抑菌力沒錯、不致於有衛生的問題。且一般湯屋其實應該也不會太認真的刷洗。
但觀感問題確實欠佳,如果有這方面疑慮的人還是不要前往、或是改泡大眾池。
天祥溫泉的湯種是「青磺與白磺」溫泉。
剛好我前一天「重量訓練」的延遲性痠痛,
通常都會持續 3~4 天的鐵腿+鐵手。
沒想到,泡完湯的隔天竟然就幾乎都不痛了。
以前聽說日本戰爭時靠溫泉治療士兵原來都是真的。
(但我也泡過無感溫泉、很多飯店房間裡的溫泉都是假的)
最後順路分享一個日本人的泡湯祕技:
1⃣️ 身體洗淨後,先浸泡腰部以下。
2⃣️ 泡到全身發熱難耐時,再起身喝「冷水」降溫。
3⃣️ 降溫時,足部會有點麻麻癢癢的、代表血液正在流通。
4⃣️ 再次重複 1~3 步驟(拜託你不要再傻傻洗一次身體)
5⃣️ 最後,才浸泡全身(心血管疾病請勿浸泡超過心臟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歷史悠久的「天祥溫泉」是許多人小時候的回憶。
但如今卻因為溫泉法的受限、於 4/3 即將謝幕。
渾然天成的美景、依山傍水的建築,
是我所見過與自然最「無違和」溫泉地點。
「天祥溫泉」相信連日本人見到肯定都會驚呼連連,就這樣廢棄了是否真的太可惜。
在台灣「創造」文創產業的同時,真正充滿「歷史文化」的老店我們卻不努力保留,這樣未免也太過諷刺。
如果你/妳也覺得惋惜,那我們用力的、努力的分享出去。
讓相關單位能夠重視,讓美麗的「天祥溫泉」不至於默默的哭泣。
(誰來幫我Tag 柯P😂)